普门品全文网
普门品全文网
早吃素 放生问答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放生知识 临终备览
主页/ 五福临门/ 文章正文

净土法门法师:真正学大乘的不能用思想

导读:净土法门法师:真正学大乘的不能用思想 「复次,持戒、禅定、智慧教化众生,一切无有与等者,何况能过,故云无上」。 底下这一段是讲佛教化众生,佛用什么东西教化众生?戒定慧三学,一切众生修行证果就是持...
净土法门法师:真正学大乘的不能用思想

「复次,持戒、禅定、智慧教化众生,一切无有与等者,何况能过,故云无上」。

底下这一段是讲佛教化众生,佛用什么东西教化众生?戒定慧三学,一切众生修行证果就是持戒、禅定、智慧。智慧别求,求不到,你一求就错了、就迷了。定,定到一定的程度就开智慧,智慧没开,这定程度不够。其实定层次很多,纵然智慧开了也别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你就止於这个层次,你不能再提升。不必去理它,定的功夫就愈来愈深,愈来愈深这个智慧就愈来愈大。定中能够勘验自己的境界,为什么?定中时间、空间都没有,科学里面所说的不同维次的空间你都看到了,要到什么?看到阿赖耶的源起,看到宇宙的源起,这是什么?这是菩萨。阿罗汉没看到,看到是菩萨,那就是法身大士他们都看到了。还要提升,为什么?就是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,这个提升是叫无功用道,古人说「此处用不得力」,一切都在定中,保持在定中,慢慢的让无明习气淘汰尽了。无始无明习气真的尽了,什么境界出现?实报土不见了,你就自己晓得你入妙觉位。实报庄严土是无始无明习气现的这么个境界,所以《般若经》上讲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真的一点都不假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这是事实真相,佛法的术语叫诸法实相,一切法的真实相。然后你才恍然大悟,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,那是什么?你就证得法身。法身是什么?认识法就是身。谁的身?就是我的身,我身、你身、他身共同一个身。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,一个心,一个性,一个相,法相。所以性不生灭,相也不生灭,它起作用它连续的。我们讲见烦恼里面身见没有了,边见没有了,边见是什么?对立,今天讲相对,对立没有了,矛盾没有了,冲突没有了。再向上提升,执著没有了,执著里最严重的情执没有了,分别没有了,智慧现前!这怎么?持戒、禅定、智慧这现前。菩萨是这么成佛的,我们要想成就一定要走这个路子。

持戒从哪里做起?佛教传入中国要先从小乘学起。小乘戒是什么?讲做人,人天法还不到小乘。为什么?小乘的基础,人都没做好,你怎么能成佛?哪有这个道理?中国从唐朝中叶以后就不学小乘了,小乘经虽然保存得很完整,没人学了。李老师当年在台中,教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讲经、学习经教,还是从小乘经开始,所以我们也多多少少学了三十多部小乘经。小乘经的分量非常多,经文不长,通常一部经,大概不会超过二十个page,不会超过,它也有将近三千种。中国古人用儒、用道来代替,在早年唐宋时代,确实他们用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列子》,用儒家的四书五经,用这些东西来代替小乘,管用。这些东西不比小乘差,境界,我们学了之后比小乘还高,很容易契入大乘。所以以后就用儒道做基础,儒释道就合一,在中国传统文化有儒释道之名,实际上呢?实际上儒释道已经融成一体。你看看一些古籍,道士、这些道长,你问他有没有读佛经?有,读儒家的书,统统都有。历代这些儒家他们都学佛,朱熹学佛,韩愈最后也学佛,最初是排佛,以后遇到大颠和尚搞明白了也学佛,所以历代一些大儒,佛跟道他都学。「虎溪三笑」不就是儒释道三个人吗?佛的代表是慧远大师,我们净土宗的初祖,陶渊明代表儒,陆道长是道,儒释道是好朋友,天天在一起谈论学问,不分!

为什么?到那个境界才晓得,全是出自於自性,没有一法不是从自性流出来。还有一句话很有味道,没有一法不回归自性,这个话我觉得意思很深,从自性流,到最后又回归自性,这好像什么?循环。如果不是这样的循环,佛经上怎么会说出这么一句话!现在这个循环好像是被科学家发现,宇宙的起源,就是阿赖耶的源起,现在量子力学家发现,他们发现整个宇宙是从波动发生的。这个波动是什么?念头,意念,意念动,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。跟弥勒菩萨讲的话是一样,经上这常说「一念不觉」,不觉就动了,觉心不动,觉悟不会动,不觉就动。这一动,阿赖耶就发生,阿赖耶是宇宙的造物主,从它发生的。佛经上讲得很清楚,能生能现是自性,能变是阿赖耶,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千变万化,这是阿赖耶起作用。最后是不是回归?好像是回归了。这就科学家讲的,科学仪器观察到的宇宙,他说只有全宇宙的百分之十,还有百分之九十不见了。不见是什么?回归了,还是回归到法性,回归,回归到常寂光。常寂光,精密的仪器也没有办法把它测出来,因为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,它没有任何迹象,你就没办法探测它。好像是个大循环的这个意思。

这个问题,释迦牟尼佛在世,在楞严会上富楼那尊者提过这个问题,问得很有趣味,也是我们很想知道的。还源回归是成佛才回归,妙觉才回归,回归到常寂光。从常寂光出来,这个可以明了,物质是无中生有,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都是无中生有,那个无就是常寂光、就是自性,从这里变现出来。大家迷了,愈迷愈深,出现十法界,出现六道,出现三途,出现地狱,愈迷愈深。遇到缘碰到佛法慢慢修行,又不知道经过多少长的时间,佛家讲无量劫,你证得阿罗汉、证得菩萨,最后成佛又回归,到妙觉位又回到自性,这一个大循环。富楼那问,回归之后再会不会变成凡夫?就这个回归之后会不会又从头来起?释迦牟尼佛说不会。为什么不会?你的智慧完全现前,圆满了,圆满的智慧不会再迷了。他举个比喻,譬如黄金,黄金是从金矿里面提炼出来的,提炼纯金之后,它再也不会变成矿,佛用这个比喻。是提炼出来纯金,它会不会变成矿?我们要把黄金丢在垃圾堆里去,看再过几十万年之后它会不会变成矿?我相信金是永远不会变成矿的。它旁边染污的那些东西,那就变成矿石,那再经过提炼,不经过提炼纯金还是得不到。我想这应该是,佛说这个话是不是方便说?因为如果将来以后还做凡夫,那算了吧,我还学什么佛?我就不要学了,学到最后还要轮回,这还有什么意思?我觉得佛这些话是个勉励的话,同时也是真话,佛不打妄语。经过这一次提炼之后,纵然再有染污,很容易觉悟。那人有的根性为什么那么利?有的人根性为什么这么钝?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体验到,那个根性利的都是什么?再回头的时候他很利的。又何况回归到自性之后,起不起作用?起作用,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。随心应量,应以什么身得度,自性能现什么身,这就是如来现身,不是实报土里头法身菩萨。法身菩萨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带著无明习气,常寂光土里面的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没有习气,这是不一样的。所以他起作用,不是不起作用,从他起作用的话,我们相信佛的话是真的,他不会再变成凡夫。所以这句话也有很多种解释,都讲得通,都能说出一番道理,但是并不矛盾,这是佛法里头妙用无方。所以,持戒、禅定、智慧非常重要。

我觉得像汤恩比所说,中国古人心量很大,能够包容异族文化,就是指的佛教,佛教传到中国,中国人完全接受了,没有排斥。佛教文化丰富了中国本土文化,这一融合把我们本土文化提升。这话说得很好,提升,怎样提升?就是戒定慧,这是佛法的。以后怎么样?儒也讲戒定慧,道也讲戒定慧,这个方法从佛这里学来的。所以从前人教学都是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你想做通家样样都通,你一定从一门入,要不然你通不了。一门入什么?见到性就全通了,明心见性,智慧开了就全通。所以你要懂得,学儒,儒要是得定开智慧,佛法全通了,道也全通了;道持戒、禅定、开智慧了,儒也通了,佛也通了。别说儒释道,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法全通了,为什么?心现的。你明心见性,哪有不通的道理!样样都通,所以佛法里面讲一经通一切经通,一门通门门都通。要怎么个通法?一定要从禅定,一定要把你的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。用科学的方法决定达不到这个境界,为什么?他用意识。你看佛法里头主张什么?离心意识,心是阿赖耶,意是末那,识是第六意识,这是我们今天讲精神现象里面的三个支柱。离心意识,心是什么?印象。离心是什么?不落印象,心地干干净净,也就是不受污染,离心。离意,意是执著;识,识是分别。因为你有分别、有执著,阿赖耶就被污染,为什么?它落印象,这阿赖耶里头落谢种子。这是十法界的众生统统不能避免的。

十法界的佛,为什么不是真佛?天台大师说他叫相似即佛,他不是真佛,原因就是他用阿赖耶。阿赖耶里面虽然有无量落谢种子,四圣法界的人很厉害,他的定功是真的,不是假的,他能伏住,让这些阿赖耶里面善恶种子统统不起现行,好像是清净心得到了。其实不是的,他还差一层,为什么?他还起心动念。到不起心、不动念,就是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眼见色、耳闻声,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起心、不动念,你就不用阿赖耶。不用阿赖耶就转阿赖耶为四智菩提,阿赖耶变成大圆镜智,末那识变成平等性智,第六意识变成妙观察智,前五识变成成所作智,成就菩萨事业,菩萨事业是什么?度众生的,成就度众生的事业。所以都叫智慧,不叫烦恼,这就是经上我们常听到的「转烦恼成菩提」。所以真正功夫你能抓到这个,你就懂得怎么修。日常生活当中,从早到晚,见色闻声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训练什么?训练不执著、不分别、不起心、不动念。不起心、不动念是转阿赖耶识,不分别是转第六意识,不执著是转末那识,真功夫!如果我们还用第六意识在这里分别,研究经教,在分别经教,这不行,这学的是什么?这是佛学,这不是学佛。学佛不用这个,不用这个,经拿到面前能懂吗?懂,不但懂,还深入,也就是一般人我同样看这个经,他看不出意思,你看出许多意思,字字句句都是无量义。再跟诸位说个真话,每一个字、每一句子里头有多少意思?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统统在这里头,不要说一本,就在这一句,就在这一个字。没人相信,但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一通一切通,何况一部经通,一句通就通了,一字通就通了,为什么?称性,没有一法不是自性变现的,你只要见性全通了,就这么个道理。

所以,我们在平常日常生活当中,真正学大乘的不能用思想,但思想用成习惯,用思想出不了六道轮回。现在有人说要用直觉,这有道理,别去想它,一看、一听、一接触都明了,直觉不去想它。这不去想它是什么?这就是定,你用清净心,开始练这个。清净心练出来之后,练平等心,平等心是什么?整个宇宙跟我是一体,以这个为主轴。决定没有分别,为什么?色受想行识完全相同!色是假的,根本没有这个东西,受想行识有。受想行识从哪来的?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见闻觉知,在自性里叫见闻觉知,觉悟称见闻觉知,迷了叫受想行识。它是一个东西,迷悟的两面,物质是假的,受想行识变现的。在法相宗经典里面讲得很明白,讲物质的起源,先有见分,见分要见,就出现了相分,所以相分是虚妄的,今天科学家跟我们解释,物质现象它的本质是精神现象的累积,累积连续产生的幻相。为什么物质现象有这么多种?那就是《还源观》上讲的出生无尽,贤首大师这句话是从经上来的,经典里面的,《华严经》上「出生无尽」。都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,就像万花筒一样,我们才真正了解这个真相。物质里面有很坚硬的,有很稀薄的像空气,这科学家给我们解释频率不相同。频率慢的就变成坚硬的固体,频率快一点的就变成比较松软一点的,像树木花草、我们皮肤这一类的,再快的就变成电磁波,完全是频率不相同变化这些东西,我们不知道。它变的东西,生灭是非常快速,一秒钟,从弥勒菩萨谈话里我们能体会,一秒钟如果是五次弹指,那是一千六百兆的生灭,它怎么是真的?我们完全把它看成、把它当作真的,这是分别执著。所以分别执著是严重的烦恼,特别是执著制造六道轮回,不执著,六道就没有了;不分别,十法界就没有了。

经上讲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我们要掌握著这个原理,在日常生活修行在哪里?就在生活当中,不需要什么刻意,刻意都错了。祖师大德刻意编这些仪规,那是干什么?度众生的,接引大众的一种方便。我们故意在那里做,做来表演给人看,让他起心动念,接引他。佛法谦虚,佛法是师道,真正的老师有学问、有道德,你向他请教,我无德无能,我一无所长。他说话是真的吗?是真的,一点没错。他跟你讲真话,但你不相信。所以哪有老师去招生的道理?那胆子太大了!这现在用的叫招生,这古人看到吓死人,你怎么敢招生?以师自居太狂妄了。那怎么办?像释迦牟尼佛这样好老师,他自己又不表态,又那么谦虚,我们知道跟他学,不知道怎么办?我们学生做出好样子出来,对他恭恭敬敬样子生起来,别人看到,我们都去跟他学去,是这么个意思。所以那些形象全叫招生广告,这个要懂。我早年学佛,章嘉大师告诉我,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,自修要重实质,形式,我才晓得招生的。众生根性不相同,所以形式的花样不一样,哪一种花样都好,都能吸收一些众生进来,让他看到生欢喜心觉悟,都是好方法,叫善巧方便,这要懂。但是我们把善巧方便当真的,那就错了,那全错了。所以自度之后这才能度他,你才擅於表演,表演当中知道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,做给别人看的,不是给自己受用,他受用的,这就对了,这真正叫随缘妙用。中国自古以来这些文艺表演,夫子有个标准「思无邪」。表演的方式多,指导的方针只有一个,你不能叫看的、听的、接触的人产生邪思,那你就错了,邪正从这里辨别。

佛教那超越了,比它这个更高,在表演的过程当中,这利他众生当中,你要保住你的清净心。要用佛法的标准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这五个字「清净平等觉」。你在表演当中,为一切众生表演,里面不失清净平等觉,那就是妙用,表演是随缘。如果清净平等觉失掉,那你就是被凡夫度走了,你去度人,最后被人家度走了,那不是跟他一样吗?起心动念把你的烦恼习气全都给引出来,那就错了。所以在这个地方,我们要重视持戒的重要,没有到一定的程度不能表演,一表演就被别人度去了,我去度众生,结果被众生度跑了。给我剃度的和尚,就是我的剃度师心悟法师,两年之后他就还俗,跟他一个女弟子结婚,他度她,被徒弟度跑。太年轻了,我那个师父比我小一岁,我比他大一岁,也会讲经,也会写文章,我没出家的时候,我们就常常往来在一块是朋友。所以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教,有意思出家,他就来找我,好像是两个月当中找了我九次,我看他的心很诚恳我就答应,到圆山临济寺,那时候他是住持,他给我剃度。所以太年轻做住持很危险。古人,这李老师告诉我,四十岁之后才能出去讲经,跟外面大众,你比较定一点,四十岁以前你还不稳定。我们在台中遵守老师这个教诲,四十岁之前学讲经是练习,在家里不出去,不接受外面邀请,家里头。台中的台中莲社、台中慈光图书馆,还有是一个寺庙住持是女众,也是李老师的学生,就这么三个地方,我们练习讲经地方,外面是不准去的。老师规定得四十以上,那个时候我们都不到四十岁,不准出去,老师这个关把得很严。就怕你自己定力不够,你被外头境界影响。所以做老师很难,学生能听话,学生不听话就跑掉了,有,不多就是了,不是没有。但是离开老师早的都不会有成就,这是我们以后都看到了。

今天讲到戒律,我这么多年的经验,深深觉察到戒律要从《弟子规》学起,要从《感应篇》学起。

从《弟子规》里学伦理道德,从《感应篇》里学因果,因果的力量比《弟子规》力量大太多,《弟子规》三分力量,《感应篇》有七分力量。人纵然伦理道德学得很好,所谓是高名厚利还是会动心,还是会明知故犯,为什么?敌不过名利的诱惑。这个历史上很多,他不是不懂。但是懂得因果的人不敢,为什么?懂得因果人,他会想到将来怎么办?我现在地位得到了,我财富得到了,不是正当的手段,得到将来要还钱,杀人要偿命。没听说杀人,给诸位说,堕胎就是杀人,你要不要偿命,你敢吗?不敢!你欠人家的命债、钱债都是麻烦事情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你敢吗?所以一个不善的念头伤害众生,实际上就是伤害自己,叫反作用力,你这打出去回头就弹到自己,快得很。所以说因果约制人有七分力量,《弟子规》只有三分力量,佛法到圆满。佛法初学的戒律很简单,就是十条,十善业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行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但是如果没有儒跟道这两个基础,十善业做不到;有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基础,深厚的基础,十善业做到了。所以十善业叫人天法,来生不失人身,修得更好的来生生天,人天法标准在此地;再向上提升,声闻菩提、缘觉菩提,这是四圣法界;再向上,无上菩提。究竟佛果根基都在十善业。十善业的根就是《感应篇》跟《弟子规》,你能不认真学吗?不认真学不行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160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