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门品全文网
普门品全文网
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正法眼藏-白云禅师 佛祖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传 证严法师说故事
主页/ 佛本生故事/ 文章正文

佛学:念念、布施、无明、三昧等,看完助你慧眼生根性,顽石点头

导读:佛学:念念、布施、无明、三昧等,看完助你慧眼生根性,顽石点头佛学中有很多的名字深有讲究,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佛学诠释:念念、布施、无明、三昧、慧眼、根性、虚花、顽石点头:...
佛学:念念、布施、无明、三昧等,看完助你慧眼生根性,顽石点头

佛学中有很多的名字深有讲究,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佛学诠释:念念、布施、无明、三昧、慧眼、根性、虚花、顽石点头:

念念念念指极短的时间,起灭连续不断。在佛教中,“念”是梵语“刹那”的意译,指一动心念的短暂时间,念念,犹言刹那、刹那。佛典中有“念念不住”“念念生灭”“念念相续”“念念无常”等说法;俗语中则有“念念不忘”等。

布施六度以布施为首,布施有三种: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,舍财而施名为财施,历代三藏法师说法,令人悟道,称为法施,观音菩萨现神力救众生苦,是无畏施。

无明烦恼之别称。不如实知见之意;即暗昧事物,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。亦即不达、不解、不了,而以愚痴为其自相。泛指无智、愚昧,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。为十二因缘之一。又作无明支。俱舍宗、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(心之作用)之一,即称作痴。

三昧三昧,来源于楚语的音译,意思是止息杂念,使心神平静,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。借指事物的要领、直谛,教内外对此词皆有不同的论述和解释。其有一般和特殊两层含义:它可以指通常的集中思虑的能力,或者指修习所得的,发展了的集中力。从而,它也就变成了可以使禅定者进入更高境界,并完全改变生命状态的神秘力量。

慧眼智慧有识别、洞察事物的功用,犹如眼能辨色一样,故名慧眼。《大乘义章》说”观达明慧,慧能照瞩,故名慧眼”就是这个意思。佛教中有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之分,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作用。

《无量寿经》:“慧眼见真,能度彼岸。”就是说慧眼能照见诸法无相、真空之理,依靠它能得到解脱。《翻译名义集》有“是慧眼菩萨无法不见、无法不知、无法不识”之语。

后借用作具有独特的眼光和见解,形容目光敏锐,见解高超。常用来称赞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,如说慧眼识才,独具慧眼等。

根性根性,指人的本性和本质,“根性”源于佛家,谓众生善恶的业力和习性。与“根性”相似的还有根器”。佛教认为众生根器有大小、高下、利钝、善恶等区别。

唐代李华撰《润州鹤林寺径山大师碑铭》:“群生根器,各各不同:唯最上,摄面归一。

”所谓“八万四千法门”,就是根据众生不同的根器而分别设立的。佛门主张观人的根器而“对机说法”,做到有的放矢。

虚花虚花,又称为“虚空华”“空华”,是佛经上一个著名的比喻。《楞严经》中说,患眼病或用眼过劳的人,往往会看到虚空中有许多似花非花的幻影在晃动。众生“无明”妄动,“尘劳”不断,因此无中生有,执幻象为实在,引发诸多的烦恼。如《楞严经》卷六所说:“见闻如幻翳,三界若空华”。

顽石点头比喻说理透彻,使悟性全无的人也心服。顽石即指无知觉的石头。全句应为“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”。生公指晋末义学高僧竺道生,他为鸠摩罗什的高足,悟解非凡。

当时《涅槃经》只部分译出,传人南方,其中说除一阐提(断绝善根的人)外皆有佛性。道生则坚持认为“一阐提人皆得成佛”,遂被守旧者目为邪说,摈出僧团。道生因入今苏州虎丘山,传说他曾聚石为徒,讲《涅槃经》,说到一阐提有佛性,群石皆为点头。

现在虎丘山尚有“生公说法台”和“点头石”。以后全部《涅槃经》传到南京,其中果然说“一阐提人有佛性”,大众这才佩服他的卓越见识。于是顽石点头的传说便不胫而走。后来以此形容说理透彻,使人不得不心服。

念念不忘必有回响,祝大家看过此篇文章后可以顽石点头,慧眼生花,领略到各自生活的真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