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
佛言:人有二十难:贫穷布施难,豪贵学道难,弃命必死难,得睹佛经难,生值佛世难,忍色忍欲难,见好不求难,被辱不瞋难,有势不临难,触事无心难,广学博究难,除灭我慢难,不轻未学难,心行平等难,不说是非难,会善知识难,见性学道难,随化度人难,睹境不动难,善解方便难。
(解)佛说:人有二十种难做的事:(一)“贫穷”二字可作能力轻微解。布施有三种:财施、无畏施、法施。没有钱的人要用财物帮助人家,确实是难。但钱少又肯布施,才是大布施。体力不强的人,肯保护人家,叫人家不用害怕更难。还没有深入经藏,发如海智慧,而肯将佛法讲给人听,更有甚难;但是能以少分所得,如实的施给未闻佛法者,其施甚大。(二)豪华富贵的人,多是贪爱色身的享受。这种人要学成佛之道,的确甚难。但是豪贵者,如悉达多太子,弃豪贵而学道,以至于成;才是真的可敬。(三)凡生物皆惜身命,惟少年人因失恋而自杀,商人因负重债而轻生,都不困难;只有为无上大道而殉教,忠于国而殉职,这种毕命随志,才是难。(四)佛经传入中华,起初几乎是皇族的御用品,故得睹佛经难;今则方便流通了,但还有不晓得有佛经的。或晓得而不肯读的,这种人才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。(五)佛去今二千多年,弘扬佛法的,如替我们请佛住世。但还有不少人不肯听佛法,这种人一生里不但无从出脱,简直是和不值佛一样。(六)常人之情,对于色欲很难忍禁;但是想到我的身、口、意、造出恶业,将来必受恶报,那么只好忍色忍欲了。(七)见玩好之物而欲据为己有,人之常情也。但见玩好而心存“慢藏诲盗”之祸,则贪求之心自息。(八)匹夫见辱、拔剑而起、亦常人之情也。但想到现在被辱,只是偿还往前辱人之债;这样不但不瞋,且会自喜,因欠人之债还完了。(九)有权位势力的人,常用他的权势,以欺压平民。被压迫的人、除了大德大贤,能宽恕迫害者外,总是怀恨在心、找一个报复的机会。所以俗语说:“小人报冤三日,君子报冤三年。”冤冤相报、无有已时。大的如国对国,小的个人对个人,都是生存在敌对状态中。若是有权势的人,记着冤冤相报的因果律,而以其权势,造福人群,小的一社会、大的国际间、世界自然会太平了!(十)一个人办事肯尽心,能负责、他的事业多份是会成功。但有人做事,节外生枝,或是蓄意搬弄是非,以炫其能,这是多心了。一个人遇着有事,先要平心静气,较量那件事的轻重,而后策划所以应付的方法,不任性、不逆情、办到适可而止。人生如过客,世事如浮云,不必事事过于认真;万事随缘,可以了就了之。以下三难是指一般读书人的通病,不一定是指学佛者。(十一)一般学者,常常喜欢展览个人学识的渊博,其实不然,世间的学问无穷,一个人专心致学之所获,亦不过汪洋一滴。所以聪明的先贤,在“三更灯火五更鸡”的“十年窗下”,才慨然叹曰:“学问之事,运寸心于千古,是知爱博而业精,力分而功就者,自古及今未之见也。”在学佛者“法门无量誓愿学”,未到成佛地位,世出世法都要学,时间不问今生,乃至无量生,真是学无止境哩!(十二)读书人的第二病“除灭我慢”是更难。人所以要读书,是为着要通情达理明世故。没有读书的人,见事不清、想理不透、出言杂乱无章。但学而优则仕,很容易造成为“老爷”的官僚气。起初不“我慢”但“我慢”却自然而然的成功了。学佛者、是学的无上正等正觉。勇猛精进、不稍懈怠。哪容你少有所得,便贡高我慢以自绝?(十三)现代有一般人认识了几个字,有了一点小聪明,总喜欢玩弄他们以为不聪明的人,而自鸣得意。若是一个人到了真的有学问,真的聪明了,就自然不会看不起人家的。荀子说:“青出于蓝,而胜于蓝。”又谚语有“后生可畏。”佛门弟子更不相同了,脑子里总是存着“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……将来皆能成佛”。所以对于一切有学、未学的人,都是一样的,像常不轻菩萨,便是好例子。(十四)世态炎凉,人情厚薄,古如是,今亦如是。富者、贵者,处处讨便宜。穷人、平民,在在受亏受辱。你看:我们在这里信愿寺每星期讲经时,讲者心目中并不专为富贵者讲,有如释迦牟尼佛以平等心,待其不平等地位之弟子一样的精神。讲经完了,讲者、听众、及诸法师,吃的中饭,是一样的素斋。寺门外的乞儿,也自己懂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