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第一个问题说,目前中国国内出现一股国学热,在中小学乃至社会上讲《易经》、《论语》等经典的各种讲座不少,好似各种补药,十全大补补方全,如何使受教育者消化吸收?这样做对吗?
答:这个做法未尝不是个好事,好在什么地方?提醒大家中国国学还是很有价值的,应当要学习的。至於你说到如何使受教育者消化吸收?这句话说得好,要怎样才能消化?才能吸收?古德常常跟我们说:礼要是没有了,儒就没有了;戒律没有了,佛就没有了。这两句话说得好。儒落实就是在礼,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,希望真正能够得到所谓是「孔颜之乐」,孔子、颜回那种生活的乐趣。佛法如果没有戒,佛就没有了。没有戒的佛就叫做佛学,你是搞佛学不是学佛。搞佛学,你可以在这个世间拿几个佛学博士,但是与你生活的苦乐不相干,就是离苦得乐这个效果你得不到。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,那没有你的分。礼要是没有了,你是搞儒学不是学儒,换句话说,孔颜之乐你无法体会。
如果说真正学儒、学佛,你就重视礼、重视戒。从哪里学起?学儒要从《弟子规》学起,学佛要从《十善业道》学起。这是讲到最根本的地方。所以没有《弟子规》的修养,你就学不到儒。
所以这个国学热好事情,真正去学,这才有受用,要学。这些年来我们提倡《弟子规》,现在社会上对这个科目逐渐也重视。我们现在向国外、向全世界来推广,一定要百分之百的落实。能落实《弟子规》,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冲突自然化解,安定和平一定会实现。然后再有能力,你去学这些经教,学这些《论语》、《易经》,那才有受用。所以没有基础,学这个很难。